"Hello, Typecho!"
就拿这个页面当作第一篇blog吧,只是单纯的因为,传承下来的习惯:在刚刚学会一门新的语言时,如果写的第一个程序是"Hello, world!"会带来好的运气。
当然只是这样的话未免有点浪费这个页面,所以也当作测试页面了。主要是测试typecho中markdown语法和各种html标签在其中的使用,还有可能将来试试什么新的插件之类的~
这是加粗字体,嗯这是倾斜的,好吧居然完全是靠*数量来区分的...之前写markdown居然没注意过...
A herf of my blog,这边的网页超链接倒是有点奇怪,难道原始的[文字](url)不行么,看来可以...不过似乎被强调了,并且在我本地的编辑器里这个因为用\转义次数太多链接不上了
不管了,主要是来试试图片啥的
图片居然也是用的超链接格式添加的...有点不太习惯这样了
然后是代码测试,还是helloworld
#include <iosteam>
#include "test.hpp"
using namespace std;
void printHelloWorld(void){
cout << "Hello, World!" << endl;
}
int main(){
bool flag = true;
while(1){
printHelloWorld();
if(flag)
break;
}
}
好吧...这个markdown似乎并不是很好用...听说typecho有拓展的markdown编辑器,我去找找看吧
最后再试个公式,这是行内$\Omega\left(A_{t}\left(\tau_{\theta}\right), G_{t}\right) \geq \tau_{\Omega}$公式
行外公式
$$ \begin{aligned} \operatorname{Pr}\left(\tau_{\theta}\right)=& \int_{0}^{1} \operatorname{Pr}\left(\tau_{\theta}, \tau_{\Omega}\right) d \tau_{\Omega}=\frac{1}{N_{p}} \sum_{t \in\left\{t: A_{t}\left(\theta_{t}\right) \neq \emptyset\right\}} \Omega\left(A_{t}\left(\theta_{t}\right), G_{t}\right) \\ \operatorname{Re}\left(\tau_{\theta}\right)=& \int_{0}^{1} \operatorname{Re}\left(\tau_{\theta}, \tau_{\Omega}\right) d \tau_{\Omega}=\frac{1}{N_{g}} \sum_{t \in\left\{t: G_{t} \neq \emptyset\right\}} \Omega\left(A_{t}\left(\theta_{t}\right), G_{t}\right) \end{aligned} $$
好吧,是时候该换个编辑器了....
顺带主体自带的这个挺好用的
不知道为什么md渲染时候把我的英文直引号"渲染成了汉语双引号”....可能是因为我转义时候弄错了?所以上面的代码不能直接复制,要复制复制下面的
这是灰色的短代码框,常用来引用资料什么的
这是黄色的短代码框,常用来做提示,引起读者注意。
这是红色的短代码框,用于严重警告什么的。
这是浅蓝色的短代码框,用于显示一些信息。
这是绿色的短代码框,显示一些推荐信息。